尺寸:42*10*60〈公分〉
巴林石屬天然彩石的一種,色彩豐富,品種繁多,是中國著名之四大印材石和中國國石之一。屬含水之鋁硅酸鹽類礦物,是以高嶺石和地開石為主的粘土巖,因礦床位於內蒙古的巴林草原而聞名。
巴林石的分類,主要依巴林石的顏色、質地、紋理和結構而定:
一、巴林雞血石:指含有紅色辰砂的巴林石,質地多為透明或半透明,顏色分為鮮紅、朱紅、暗紅、桔紅等。血形呈片狀、塊狀和條塊帶狀、星點狀分佈於石中。
二、巴林福黃石:在巴林石中凡主體呈黃色且透明或半透明者稱之。主要有雞油黃、蜜臘黃、水淡黃、虎皮黃、金桔黃和豆沙黃等。
三、巴林凍石:在巴林石中,凡透明或半透明,無雞血紅不以黃地為主體者稱之。巴林凍石是巴林石中品項最多的一類,主要品種有水晶凍、芙蓉凍、水草凍、桃花凍、牛角凍、雲水凍、墨玉凍等。
四、巴林彩石,不透明,顏色為單一或多色組合,凡無血無黃和無凍地者歸於此類。和其他巴林石最大的區分為不透明,但色彩豐富,主要品種有紅花石、黃花石、天星石、木紋石、金銀石和潑墨石等。
五、巴林圖案石,指巴林石中帶有天然圖案,並具備了觀賞價值的巴林石。在巴林石中凡出現動物、植物、文字等各種圖案,不分質地、顏色皆歸於此類。一般以賞石藝術的發現和對其主題、內涵及意境而命名。
巴林石的鑑定法按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DB15/T325-1999《巴林石》為之。
巴林石之保養,無論是原石或成品,都採以下特殊方法為之:
一、拋光法:巴林石加工後,經粗磨、細磨和精磨,使之表面質地細膩,平滑,均勻地反射光線,所以打磨、拋光增加平滑度,保護作用愈強。
二、上蠟法:對巴林石與空氣隔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減少風化和褪色的機會,以達到增加溫潤,使其更加剔透。
三、樹脂保護法:對石體完全封閉,力求避免空氣和陽光的直接接觸,本法比較適合於加熱變色的品種,含有硬雜不易拋光的品種和上蠟遇油變色的石種。但要注意所用的各種樹脂必須是可逆也就是可以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溶劑處理掉的方可使用。
巴林石加工成雕件時,應在溫度不高、空氣濕潤處保管,巴林石硬度低,清除塵土時,用棉花和細軟布小心擦拭,避免劃傷
- Mar 31 Sun 2019 21:50
九龍扇─巴林石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