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果子─在天津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最初是由一位山東人首創。

開始的時候,可不是現在的這種形式和味道,不過是一張山東大煎餅捲上一根油條和大蔥而已。

後來不斷的改良,最終形成現在風靡天津大街小巷,深受人們歡迎的小吃。

-------------------------------------------------------------------------------------------------
  

朱自清的「背影」
 
都還記得吧?
這篇散文,是以朱自清與爸爸在車站離別時的故事,訴說著孝親的重要。
 
我當時年紀小,看著這篇課文啊,一點感想也沒有。

比起胡適的「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了。」,朱自清一句「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的反諷,反而打不進我的心中。
 
當時沒體會到的心酸,卻又在聽了這段「煎餅果子」時,給喚醒了。
 
「相聲說垮鬼子們」,是相聲瓦舍在1997年,距離這篇文章大約有十四年的時間以前所表演的。

是由馮翊綱所扮演的梁小秋(其實就是梁實秋了啦)與宋少卿所扮演的舒大春(應該就是老舍舒慶春了)為了要參加隔天的募款餐會而準備上台表演相聲,但卻臨時被委員長指示,要在台上唱小放牛。
 
這齣相聲劇,是發生在梁小秋家中,兩人為了隔天的節目而想破腦袋的故事。
 
其實說起來,我一開始想到的東西是喜劇,如果說同樣是演戲,那為何講相聲也要『演』呢?
 
只是,後來買了幾片相聲瓦舍發行的DVD,我才發現相聲劇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
 
煎餅果子這一段,是我特別想講的,因為這是少數讓我笑不出來的相聲。
 
別以為相聲聽了,有笑就是好,在我小時候,由魏吳兩位老師所講的相聲錄音帶,就有這麼一段「夢中婚」,也是會讓人笑不出來的。
 
夢中婚這個段子,由吳老師主講,所說的故事其實就是跟「黃粱一夢」相似。
 
吳老師車子出了毛病,所以寄宿在破廟中,結果遇到一位女子,兩人情投意合,後來節了婚,當一切看似如此美好的時候,劇情卻急轉直下,從有至無,最終,吳老師才發現,那一切不過就是一場夢。
 
劇情距離我十多年了,若有記錯還請多見諒。
 
但這段子也是把『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給推到觀眾的眼前了,有的時候你真的不得不佩服表演藝術的重要性,他比起你直接讀故事,來的更深入人心。

『煎餅果子』這段子,也著實是挺令人心酸的。
 
故事由梁小秋主講,他說他沒有家,為何沒有家呢?
 
這故事就跟這個『煎餅果子』有了關係。
 
梁小秋老家代代都是辛苦人,靠著種田度日,當梁小秋出生時,他的父母就決定了,要讓梁小秋去讀書。

梁小秋可以說是養尊處優,家裡人一點粗活都不肯讓他做。

故事,就是從他要到北京念書的時候開始起了轉折。
 
那晚,梁小秋為了趕明天的火車,所以早早就睡了,但他娘還是不肯睡,一直在灶上忙著。
 
到了天亮,梁小秋起床了,發現母親還在忙,便上前觀看。
 
原來,母親怕梁小秋到了北京餓著,所以忙了一晚上,就為他準備一些吃的(不過也太多了,三十斤的饅頭是怎樣!)。
 
梁小秋認為,北京什麼都有,這些東西不用帶也沒關係,但他母親說:「北京好,北京什麼都有,但那些都不是娘做的。」
 
梁小秋也不好推辭,就打算帶著兩個窩窩頭上路;做娘的認為,這些那夠呢?
 
硬是要再做兩套煎餅果子給他帶上路(煎餅果子是什麼?其實就是用煎餅卷油條。)
 
梁小秋趕著上路,又要等母親做好煎餅果子,太費時了,就直接上路了。
 
還沒過村子裡的石橋,就聽見母親從後頭喊著--母親終於把煎餅果子做好了,並且趕著給兒子送來。
 
剛做好,太燙了,梁小秋剛接過手耐不著,就直接把那兩個煎餅果子摔在地上,還留給母親一句話「娘,你煩不煩啊?」
 
說完,梁小秋轉頭就走。
 
就只聽見後頭母親的呼喊越來越小聲:「兒啊,別餓著,別凍著,有空稍個信兒回來啊!」
 
 
 
一年過去了,梁小秋在北京讀書,可以說衣食無缺,也因為如此,他一年沒有給家裡寄過一封信。

後來,家裡來了信了。
 
信中只說母親過世了。
 
梁小秋懊悔,當初能帶著那兩個煎餅果子不就好了嘛!
 
從此以後,梁小秋對母親的愧咎,使他不敢回家,也不願意再吃煎餅果子。
 
我的敘述可能切不中你們的心,但,那份讓人心酸又懊悔的苦,你真的得要親自看過,聽過才能明白。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不知為何,當年朱自清那一句:「唉,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真是太聰明了。」突然從我腦子裡浮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三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